被遺忘的將星----張遼的神話
三國歷史上,優秀將星猶如天上璀璨的星星一樣多,這其中,一個脾氣剛烈,果敢,勇猛的,甚至上演瞭神話般勝利的一位將軍猶為顯眼,他就是張遼。
張遼本姓聶,是西漢聶壹之後,馬邑之變後,聶傢人怕匈奴報復,隱姓埋名改姓張。由於久居漢朝與匈奴雜交之地,加之祖上與匈奴有舊怨,所以估計張遼從小習武,不但練出一身好本領,也磨練瞭他那堅韌的性格。
張遼很小的時候就出名瞭,年少時即被當地選為郡吏。後來丁原聽說瞭張遼武力過人,就收為隨從,並帶他一起進京。從此就開始瞭張遼武勇的一生。
張遼一輩子都在打仗,不僅勇猛剛烈,而且智謀過人,最難得的是處亂不驚,是三國裡非常具備大將風度的一位。
張遼累計的戰功:
張遼所經歷的諸多戰事,幾乎個個經典,以下摘錄幾個:
張遼跟隨丁原進京後,即被丁原安排去河北募兵,帶瞭1000多人回來,還沒走到,丁原就被董卓,於是,先歸董卓,後歸呂佈,呂佈兵敗後歸降瞭曹操。時年張遼28歲。
建安六年張遼與夏侯淵同圍昌豨於東海,歷經數月,糧秣將盡,勇猛的夏侯都支持不住瞭,打算退軍,此時張遼說,對方有投降的可能,我願意去孤身說服敵人。於是張遼隻身一人上瞭三公山,進昌豨傢登堂拜見,昌豨認為張遼願意冒此大險,足以顯示真誠,於是率部投降。雖然此事受到瞭曹操的責備:孤身冒險非大將所為。但能看出張遼的勇氣和膽略,三國中,敢獨身一人陣前說服敵人,恐怕隻有張遼一個。從這裡看,張遼的口才也是不錯的,絕對不是一介莽夫。這裡需要點明的是昌豨本是泰山一帶土匪,當初與藏霸等一起歸順呂佈,呂佈被曹操滅掉之後,就隨即歸降瞭曹操,官渡之戰時,乘機造反做亂。象這樣一反而反的無信之徒,孤身勸降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與良好的口才。昌豨最大顧慮就是怕曹軍不相信他投降,而張遼孤身上山,登堂拜見他傢人,徹底打消瞭他的疑慮。以曹操之智,聽說這件事後都覺得張遼太過冒險。但從此可以看出張遼過人的膽魄和敏銳的判斷。對瞭,還需要多說一句的是,昌豨這個人與於禁是朋友,投降後,自做聰明的跑到於禁那裡當俘虜,結果,於禁為瞭表示自己不會徇私,在沒稟報曹操的情況下私自斬瞭昌豨。可憐的昌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