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死時,周瑜為何要將兵奔喪?
文章分類:東漢
孫權與周瑜,在民間一向被認為是君明臣賢、琴瑟和諧之楷模。兩人合力,一主政事,一主軍事,將江東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動如山。
建安十三年,曹操挾大軍南下,迫降劉琮,收取荊州,直逼江東。孫權與周瑜君臣定議,發兵拒曹,終於在赤壁一把大火,殲滅曹軍主力,保得國境無虞。又追至荊襄,苦戰而下江陵,據長江而抗中原。三分之大勢,由此而兆端。
周瑜亦因為赤壁之勝,得名傳千古。蘇東坡一曲《赤壁懷古》,雖然懷錯瞭地方,但那句“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瞭,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活脫脫染出一風流倜儻之青年英豪,雄略無雙,立下曠世之武功。縱千載之下,讀之仍令人意氣霓生,心向往之。
孫權一生,十九歲繼位成為江東領袖,至七十一歲崩逝,統領江東五十二年,論年頭實乃三國第一。即使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看,帝王之在位年限,亦屬前列。孫權於歷史或民間記憶中,武功均非其長,但亦因為赤壁與夷陵兩戰取勝,也成為一代雄主。
可在真實的歷史記載中,孫權與周瑜的面目,以及二人之間的關系,似乎並不那麼單純。我們還得回到那段歷史中,才能看清這二人的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