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史話之古井鎮,魏武帝曹操用“九醞酒法”釀制出古井貢酒
文章分類:曹魏
說起亳州,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這個城市;但說起“古井貢酒”,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
古井鎮即是古井貢酒的產地。
古井鎮位於安徽亳州市西北部,地處平原,以白酒而聞名,也因白酒而獲益,古井鎮釀酒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
傳說,北魏大將軍獨孤戰死沙場前將自己的兵器金鐧投入營寨附近的一口井中,後人為瞭紀念他就在此建立瞭獨孤廟,並挖瞭23眼井;但新開挖的23眼井井水皆苦澀難飲,唯有投金鐧之井,水晶沙明,引流釀酒,酒香濃鬱。至此,當地釀的酒被稱為減酒,也就是古井鎮釀酒的前身。
《亳州志》記載,明萬歷年間,傢住與減店有百裡之遙的當朝閣老沈理,把減酒上貢給皇帝,萬歷皇帝飲後連聲稱好,欽定此酒年年進貢。這口釀出減酒的古井就在古井鎮,經測定它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瞭,可見其歷史之悠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保護文化遺址”。
更為人們廣知的是曹操“九醞酒法”,史書記載,曹操將被董卓舊部挾持的href="/hanxiandi/">漢獻帝接到許都後今河南許昌),公元196年的一日早朝,和風微醺,牡丹正嬌。丹樨之上,峨冠的曹操穿過跪地的眾臣,得意的向漢獻帝呈上“九醞春酒”,然後手捧[九醞酒法]上奏,擲地有聲:臣縣故令南陽郭芝,有九醞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臘月二日澤曲,正月解凍,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釀---三日一釀,滿九斛米止,臣得法,釀之,常善;其上清,滓也可飲。若以九醞苦難飲,增為十醞,差甘易飲,不病。今謹上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