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為何沒有笑到最後?三大錯誤決策要瞭他的小命
文章分類:西晉
你也會想看的:古今第一帥哥潘安:一枚絕世小鮮肉最後的淒慘命運
李密和李淵一樣都是關隴集團備推的取代隋煬帝楊廣的代理人,關隴集團自從北魏六鎮起義之後就牢牢把握著操控天下的力量,陳寅恪先生說,六鎮起義是北魏漢化的反動。自從拓跋宏在洛陽建立的政權被後魏和北周瓜分後,長安就一直是有志之士夢寐以求的建都之地。因為這裡被關隴集團牢牢把控著,得長安者得天下。楊堅就是靠關隴集團的扶持上位的。楊廣是在江南起的傢,所以他沒有得到關隴集團的支持,隻好一意孤行下江南,最終被拋棄瞭。李淵入長安首先也要得到關隴集團的支持,所以李建成被關隴集團所認可。李世民是靠山東豪傑起的傢,大本營在洛陽,因此隻好搞玄武門之變奪權。李世民臨終也很無奈的把政權交到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手裡,武則天建立武周後定都洛陽,對關隴集團大開殺戒,延續三百年的關中本位制才漸趨式微。
所以如果李密能夠不跟王世充死磕而是第一步帶領山東豪傑入長安,那麼他就會取代李淵的位置成為關隴集團新的代理人。但是他這一步走錯瞭,給自己找瞭好多借口不想入長安。比如弟兄們都是山東豪傑不想跟他走啦,比如怕翟讓抄瞭他後路啦,比如怕王世充和屈突通包瞭他餃子啦等等。其實幹啥事是萬無一失的,啥叫危機,就是危險中還有機會。李淵拋傢舍業把太原的大本營都丟瞭,孤註一擲入長安,難道不怕劉武周抄瞭他的後路啊。但是魚肉熊掌不可兼得,幹大事大局觀很重要。李密就缺乏大局觀。他的致命失誤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