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戰項羽之死 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烏江自刎
文章分類:秦朝
漢五年(公元前202年)漢軍集團:劉邦(4萬兵馬)、韓信(30萬兵馬)、彭越(6萬兵馬)、英佈(3萬兵馬)等各路漢軍約計40餘萬人與項羽的10萬楚軍於垓下展開決戰。漢軍以韓信(10萬兵馬)率軍居中,將軍孔熙(10萬兵馬)為左翼、陳賀(10萬兵馬)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4萬兵馬)斷後。楚軍集團:龍且的3萬前鋒軍,季佈、召平、虞子期共計4萬右路軍,項羽帶領的3萬近衛騎兵迎戰。
項羽與劉邦訂立和約後,立即率軍東歸。
漢王也想撤兵西歸,張良、陳平勸他說:“漢已據天下的大半,諸侯又都歸附於漢。而楚軍已兵疲糧盡,這正是上天亡楚之時。不如索性趁此機會把它消滅。如果現在放走項羽而不打他,這就是所謂的‘養虎給自己留下禍患’。”漢王聽從瞭他們的建議。漢五年(前202),漢王追趕項王到陽夏南邊,讓部隊駐紮下來,並和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約好日期會合,共同攻打楚軍。漢軍到達固陵,而韓信、彭越的部隊沒有來會合。楚軍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