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士給劉邦推薦人才,為何寧可薦亡命之徒而不薦自己的學生呢?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平陽公主簡介 漢元帝之女平陽公主的生母是誰?
叔孫通的人才觀,亂世薦豪強,清平薦儒生
文/晏建懷
儒生叔孫通之所以有機會為劉邦制朝儀、定規矩,而所定的規矩又能為皇帝所接受,並以制度形式確定下來,一以貫之,那得益於叔孫通對時勢的把握。
秦朝滅亡後,諸侯混戰,規矩全廢,而那些起於草莽的功臣悍將,更是不懂規矩,不管規矩,也從無規矩。要管理朝政,首先得管住身邊的人,再按照尊卑貴賤,按層級依程序梯次管理到基層,這樣,拼命打下來的江山才可能穩固,自己傢族的利益才能保住,劉氏至尊地位才可能傳遞。倘若沒主沒次、沒大沒小、沒上沒下,那皇帝還怎麼成其為皇帝?劉邦為此苦惱不已。
在這種情況下,叔孫通提出為劉邦制定朝儀,確定漢朝官場的規矩,既是揣度瞭劉邦的心思,同時也是時勢所需,他對時勢的把握,與同時代的其他儒生相比,堪稱雲泥之別,故他那些弟子評價他“知當世之要務”,的確中肯。劉邦對叔孫通的印象極佳,叔孫通投靠的時候,劉邦還是漢王,未打敗項羽,就視叔孫通為核心智囊團成員,毫不猶豫地拜他為博士,封稷嗣君,可見信任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