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遵憲《日本國志》延遲行世原因解析
文章分類:清朝
一、《日本國志》延遲8年行世之憾
晚清甲午一戰,中國慘敗於東鄰小國日本,俯首簽約,割地賠款,一時舉國震動,朝野哀痛。人們困惑不解:這個孤懸海外、一向不被國人留意的蕞爾小國,怎麼一下子變得如此強悍?日本的情形究竟如何?對此朝野上下一片茫然,一時關心時務的士夫文人們無不為此痛心疾首。時人梁啟超述此心態道:“日本古之彈丸,而今之雄國也。三十年間,以禍為福,以弱為強,一舉而奪琉球,再舉而割臺灣,此士學子鼾睡未起,睹此異狀,撟口咋舌,莫知其由,故吾政府宿昔靡得而戒焉。”①
就在馬關簽約數月之後的光緒二十一年(1895)秋冬,當“士學子”們正沉浸在這種痛悔之中的時候,偏處廣州的一傢民間書局——羊城富文齋,印出瞭一部《日本國志》,作者是曾隨使日本的廣東嘉應今梅州)人黃遵憲。這部40卷、50餘萬言的宏著,詳實地記述瞭日本的歷史及近況,特別是明治維新後十幾年間仿效西法、力行新政、由弱轉強的各種舉措及成就。這樣一部書,對於重創之後正渴望瞭解日本而苦於無籍可考的國人來說,不啻是渴逢甘泉,正合所需。因此,書刊行後便立即流傳開來,人們爭相傳閱,短短兩三年間,多傢書坊競相刊刻,一時風行天下。②書中的內容和思想,成為此時勃然興起的維新思潮的一個重要來源。變法運動期間,《日本國志》更成為維新人士乃至光緒帝設計新政的模板,文人士子談論變法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