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若不成, 還會去第四次嗎?
文章分類:蜀漢
【導讀】小心駛得萬年船,對待處心積慮的人這可是關鍵中的關鍵。一步棋走錯滿盤皆輸,前面再好的鋪墊全是徒勞。
這不光是君王,臣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凡是都有個定數,但這個數,算盤還是由自己來打。
那麼就劉備三顧茅廬這件事來說,可是不小的一個轉折點,關系到蜀國的未來,同樣也關系到諸葛亮一生的事業。三顧茅廬終究被後人稱贊。
如若三次不成,他們的關系還能建立嗎?
往往看來,當皇帝的大多是高傲的,但是一個成功的皇帝,為瞭江山社稷而卑躬屈膝,不得不為人嘆服!
在《三國志》中對三顧茅廬隻有5個字“凡三往,乃見”,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也分析過,這個三往,不一定是指三次,也許是多次。那麼我們今天根據《三國演義》的情節來說的話,權且就當劉備是三顧茅廬。
話說,劉備滿朝文武,就感覺底下的臣子還是平庸瞭一些。其中有個一投奔他的臣子叫徐庶,劉備也很賞識他,拜瞭他為軍師。徐庶也是一個才人,不過他也能知道自己究竟有幾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