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義膽救父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從張繡張泉父子之死看曹丕奪嫡之爭的政治手段
原標題:臧霸義膽救父
臧霸,字宣高,又名奴寇,東漢泰山華今山東泰安)人。他自幼以勇著稱,後從陶謙,拜騎都尉;後又歸順曹操,任徐州刺史,拜鎮東將軍;魏文帝時,封良成侯。
臧霸的少年時期,有一個“義膽震軍吏,單身救父親”的故事,廣為流傳。
臧霸的父親臧戒在縣衙做負責起草、收發文書的官員。由於臧戒為人正派,性格耿直,從不貪污受賄,所以傢中一直過著清苦的日子。即使如此,臧戒仍節衣縮食,擠出錢來供臧霸讀書,特別重視教他如何做人的道理,使其從小就深明大義,與人相交肝膽相照。因此,村裡的小孩都願意和他結為朋友,一塊讀書,一塊習武,一塊遊戲。
這天,臧戒見獄中又來瞭一個犯人,不知身犯何罪,竟被打得遍體鱗傷,昏迷不醒,很令人可憐。後來聽獄中的李班頭說,該犯是一個普通百姓,和本郡太守是同鄉。在耕地時,兩傢的牛掙脫瞭主人的控制,拼命抵鬥,結果,太守的牛被那百姓傢的牛抵死瞭。太守知道後大怒,便暗中指使縣令,把那百姓逮捕入獄,判處死罪。縣令感到,如以牛被抵死事就判那百姓死罪,理由不足;若不判其死罪,又恐太守不依。
縣令無法交差,便把臧戒叫來說:“太守來瞭密函,要本縣判處那百姓的死刑,但理由又不充分。今把你叫來,就是讓你給那平民百姓編造一個能判死罪的罪行,擬成官文,上報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