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目睹崖山之戰宋軍覆滅,復國無望,寧死不降!
文章分類:南宋
你也會想看的:[邵鳳麗]朱子《傢禮》與宋明以來傢祭禮儀模式建構
宋代政治體制,從太宗開始到王安石變法時有瞭很大變更,雖在元祐時期有恢復,崇寧年間又大程度崩壞,南宋後期韓侂胄、史彌遠做大,成瞭宰相專權時代。兩宋政治空間變化,平田茂樹)
文天祥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時代,不同的是權相換為丁大全、賈似道之流。這時的南宋,風雨飄搖,外有強敵內有敗政,幾入膏肓。文天祥生於書香門第,受朱熹理學影響深刻,在他前期詩歌中,“三綱五常”“君臣父子”“忠君報國”等內容屢見不鮮。所以我認為文天祥有積極的入世思想,是個非常註重自身修養及道德實踐之人,不管是他後來高中狀元,還是起兵勤王,乃至不屈而死,都是在儒學價值觀的激勵下踐行的。他讀聖賢書,追求理想人格,可死不可降,將封建社會裡的君子規范做到極致,可歌可泣。
但即使這樣,我還是認為,他沒能脫離當時理學思想環境的束縛。他忠君,不止於忠君,宋恭帝降而天祥不降,宋王朝滅而丞相不滅,所以他忠的是國傢社稷,因此必須將他與那些激於一時義氣一死報君王的人分隔開來。但是文天祥忠的是天下嗎?我不這麼認為,畢竟囿於當時社會環境,他很難越過當代眼光行超俗邁流之事。前面已經說過,這個結論是把文天祥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下來分析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