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為什麼在占有絕對優勢下不一舉消滅越國?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有大夫比宋襄公還蠢,戰爭也能搞笑,讓人樂不可支
反對淚痕大師的回答。淚痕大師你要洗白夫差可以,伍子胥怎麼你瞭?春秋時期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在後世一直被視為忠臣孝子楷模,江浙兩地至今祭祀的先賢,你憑什麼一句“哪懂得什麼忠君愛國”?黑完嶽飛就黑伍子胥瞭,合著你認為古今愛國人士都是假的,隻有利益至上才是真理?仗著這次有史料支撐就放心胡說八道瞭是吧,史料可信度如何有辨別能力嗎?
1、淚痕說“那個年代,尤其是對於伍子胥這種人,哪懂得什麼忠君愛國”。那我要問問,你之前回答說的申包胥哭秦師,算不算忠君愛國?伍子胥在吳國也算死諫瞭,怎麼就不是忠君愛國?他覺得自己危險瞭,把兒子送到齊國延續氏族,但是他自己還是願意留下來死節,既沒有逃跑也沒有弒君。夫差對不起他沒錯吧,他怎麼就沒忠君愛國瞭?把自己兒子送到齊國,保存瞭氏族;但是自己是國傢首相,忠諫國王而死,說他忠臣是沒有問題的。
2、春秋社會主體是族而不是人,個體不能脫離氏族生活,所以族眾就更加忠於族長這個“君”而不是國君這個“君”。不過氏族在當時正在解體,愛國觀念當然也會加強,所以難免會有“忠傢”和“忠國”的沖突。伍子胥的兄長伍尚是棠公,作為國傢官員,他選擇瞭“忠國”慨然就義;沒有證據表明伍子胥出任官員,作為伍傢族眾,他選擇“忠傢”尋機復仇。在當時的傢國二重體制中,伍子胥把傢放在國前、把孝放在忠前,和後世“賣國賊”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