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陳勝吳廣起義是一定不會成功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秦始皇未實現長生不老卻統一冥界?水銀江河
陳勝吳廣是秦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首領,他們的出現可謂是拉開瞭秦滅亡的序幕。可是陳勝吳廣的起義軍,僅僅維持瞭六個多月,就以陳勝吳廣的死亡落下帷幕。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陳勝吳廣起義失敗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陳勝殺瞭一名舊時故友,導致陳勝所有的故友都離去,沒有人在親近陳勝。第二是陳勝對下屬下殘暴,從來都是按自己喜好來判斷下屬的對錯,稍有不慎,就立即處死,導致臣下人人自危。說的很有道理,但是小編仔細分析瞭陳勝吳廣的歷程之後,發現他們失敗的原因並不像司馬遷說的這麼簡單。
大澤鄉起義
作為一個農民起義軍的首領,首先要做的事是發展自己的實力,親自帶兵攻城略地,比如李自成、項羽;其次是要讓自己有個好名聲,有瞭好名聲才能得到人們的擁護,比如劉備、劉邦。但陳勝稱王之後這兩件事都沒有做好。起義軍首領怎麼發展力量鞏固自己的威信?親自帶兵出征是最直接的方法,既能增加土地,也能讓士兵,將領對自己死心塌地,而陳勝是怎麼做的呢?“禦駕親征”?不,恰恰相反,他稱王之後,把兵給瞭手下的將軍,讓他們帶兵去攻城略地,自己在陳縣坐享其成。結果可想而知,派去攻打趙地的武臣自立為趙王;派去攻打東城的晏嬰,擁立別人為王;派去統領各路起義軍的武平君被殺,甚至連吳廣也被田臧殺瞭。不壯大自己的力量,反而將自己的兵力分散給別人,很明顯陳勝太天真瞭,真以為自己是皇帝瞭。手下的將軍死的死,自立的自立,陳勝還有什麼力量去與秦軍爭雄?如果僅僅是軍事實力的損失,陳勝也不會死,他的死是因為他沒有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