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三國著名謀士徐庶進曹營為何一言不發?
文章分類:蜀漢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
英雄招納人才,志士選擇明主,這有點像現在某些單位進行的雙向選擇。
好處在於,打破鐵飯碗,有為者有位。很顯然,徐庶徐元直就是一個很善於選擇的人。但不幸的是,本想從此幹一番大事業。卻不料中途變故,改弦易張,搞得徐庶一身本領無法施展,徒令人空悲嘆。
想當年,徐庶先練武,後從文。殺人之後,流落天涯。饑一頓飽一頓,日子過得不舒服。面對天下大勢,徐庶想還是幹點正事,一者施展抱負,二者青史留名。但遍觀天下諸侯,能入其法眼者不多。曹操手下謀士如雲,從來不缺人才,自己去瞭也顯不出水平;孫權“官二代”出身,視周瑜、魯肅為寶貝疙瘩,沒有引薦,自己貿然去投,未必就會得到重用。剩下來的這些,大多碌碌之輩。自己去混碗飯吃沒問題,隻是擔心不能長久。
環顧左右,徐庶就把劉備盯上瞭。這人雖然暫時落魄,但來頭大、名聲好,況且正是用人之際,自己去瞭肯定能得到重用。從來奇貨可居。為瞭引起劉備的重視,徐庶就換瞭一種覲見的方式,先是隱姓埋名,接著在劉備經過的地方唱瞭一支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