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寒中死去的紅頂商人——胡雪巖
文章分類:清朝
作者:天下無臣
中國古代的商人,無論多麼長袖善舞,傢產過億,在專制皇權面前,隻不過是一片浮雲,遠如明初的沈萬三傢族,雖然富可敵國,但卻因朱元璋對其財富的猜忌,落得傢破人亡。近則是我如今要講的晚清胡雪巖瞭。
胡雪巖,由於臺灣的高陽先生寫的同名小說在1990年代暢銷大陸,引起無數大陸商人對胡雪巖的成功頂禮膜拜,那套小說還在當時成為送禮佳品,以致出現瞭“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的江湖名言。胡雪巖在短短的12年裡由一個小地方的小錢莊老板躍為資金上千萬兩、田地萬畝、官授二品頂戴、禦賜黃馬褂的超級紅頂商人,人們都對此非常羨慕和渴望。可惜,當時許多人都選擇性地忽略瞭歷史上胡雪巖的最終結局。那就是,他後來被慈禧太後下令革職查抄,嚴追治罪。“紅頂商人”即“官商”,“紅頂商人”通俗點講就是政府裡的官員,同時再以商人的身份出現,兼具公務員和商人兩個角色的人,亦即“官商”。)
為什麼一位二品的紅頂商人會遭遇到如此悲劇呢?那還得從他的蠶絲廠說起。絲,是當時中國出口的大宗原材料。剛開始中外貿易時,中國生絲的行情,被中國的絲行操縱在手中。絲行利用信息來源的不平衡壓低支付給農民的收購價,同時又利用收購方面的優勢抬高外貿售價,獲利豐盛。但是在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歐洲市場的生絲囤積的重要性已經大為下降;而且,意大利等地的生絲產量也大幅提高,於是生絲的定價權開始向西方轉移。而胡雪巖有感於“江浙絲繭,向為出口大宗,夷商把持,無能與競。”於是在1882年,胡雪巖開辦蠶絲廠,高價盡收國內新絲15000包,企圖奪回生絲定價權。那麼,他奪回瞭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