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視為超越王羲之的書法傢,他就是神筆王鐸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王羲之已經這麼牛瞭,他兒子王獻之如何突破另創新高?
一、人物簡介
王鐸,明末清初時期書法傢,明朝官員,河南孟津人,世人多稱其為王孟津、王覺斯。王鐸一生,耕池不輟,於書法用功最勤。書法楷、隸、行、草皆能,行草書成就最高。在明代較有名氣的書法傢還有董其昌,唯有王鐸可與之抗衡,有南董北王之稱。王鐸的書法一改前人的秀逸拘緊,非常具有革新思潮。王鐸的條幅巨作,對現代書法審美的影響則更為深遠。
二、投降清朝
朝代變換,無奈降清,留下罵名,被乾隆列為“貳臣”,這一切隻因他太愛書法!
當時,清兵入關,大勢已去,再加內訌排擠,王鐸幾遭羞辱,差點性命不保。福王朱由崧出逃,南京城陷入危難之中,王鐸在萬般無奈之下,率領遺臣出城投降,還受封做瞭清朝的官員。如此,便背上瞭背叛國傢的名義!相比身邊的好友倪元璐與黃道周,一個因山河破碎而自縊,一個抗死不從、英雄就義,王鐸就顯得更為不忠不義,被人唾棄。而王鐸的心態是:命運多乖無他望,惟願好書留數行。死不足惜,可我深愛的書法呀,怎能就此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