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 最優秀的君王還數孫權 你認為呢?
文章分類:孫吳
“生子當如孫仲謀”想必大傢很耳熟的一句話,說的就是三國時期一位優秀的君王。
孫權字仲謀,三國時期,吳郡富春(今杭州富陽)人,孫堅之子,孫策之弟。從十八歲始,孫權繼父兄之業治理江東,直至壽終七十一歲,稱帝三十一年。
《三國》當中,表面看來,孫權不似操百變形象、個性突出,其實,操、權、備三人相比,比操不及,比備有餘。
孫權在位期間,東吳疆土倍增,國力由弱到強,與“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魏鼎足而立,成為一方強國。
雖處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卻能保一方國泰民安。曹操不敢小覷,慨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諸葛亮重視與東吳結盟,自始至終向孫權示好,稱其“真乃聰明之主也!”
赤壁之戰前夕(公元208年),曹操百萬大軍虎視江南,東吳上下驚惶,生死存亡之秋,孫權召集文臣武將集思廣益,各抒己見,聽取建議,冷靜分析,汲取智慧。他接受魯肅、周瑜兩位年輕人的建議,舉劍斬案形成決議,果敢地將一切軍事大權交給年僅24歲的周瑜執掌,同仇敵愾一舉破曹,曹操83萬大軍僅剩27騎倉惶逃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