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影響命運——從王莽的身世看其倚重讖緯的原因
讖緯在王莽代漢立新及之後的統治中,扮演瞭重要的角色。王莽對讖緯的利用,已達到如火純青、信手拈來的地步,杜撰傢譜,以應“五德終始說”;指使爪牙搜制祥瑞,為奪權正名;利用讖緯,解決封賞問題;將讖緯作為其制定決策的依據,王莽將讖緯作為決策依據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改地名,選立皇後,殺異己等,數不勝數,乃至到他處於死亡包圍之中時也沒有忘記。“天生德餘予,漢兵其如予何!”
縱觀王莽一生,在他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時,有讖緯;在他掌握國柄後,有讖緯;在他最後滅亡時,有讖緯。可以說是:成也讖緯,敗也讖緯。讖緯伴隨王莽發跡到滅亡的始終,是其成功、滅亡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讖緯是他奪取最高統治權的武器,是他鞏固統治的工具,同樣也是使他走向滅亡的助推器。王莽如此倚重讖緯與他的成長環境,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是息息相關的。
一、王莽的成長環境
王莽出身在西漢末年的外戚之傢—王氏傢族,其父王曼是元後王政君同父異母的弟弟。王莽杜撰傢譜,稱王氏為黃帝之後,“莽自謂黃帝之後”歷經多世,到西漢時,雖有人入仕為官,但官位並不顯赫。直到王禁時,有女政君,送入宮中,因緣際會,被選為王妃,生子是為嫡皇孫。宣帝十分喜愛。“甘露三年,生成帝於甲館畫堂,為世嫡皇孫。宣帝愛之,自名曰驁,字太孫,常置左右”。至宣帝死,太子劉奭繼位,是為元帝,王政君母憑子貴,被立為皇後。“後三年,宣帝崩,太子即位,是為孝元帝。立太孫為太子,以母王妃為婕妤”,並封王政君父王禁為陽平侯。“後三日,婕妤立為皇後,禁特進,禁弟弘至長樂衛尉”。憑借王政君太子之母的身份,王氏自此有瞭發跡的機會。之後,元帝因寵愛傅昭儀欲廢“幸酒,樂燕樂”的太子而立傅氏所生的定陶共王為太子。“時鳳在位,與皇後、太子同心憂懼,賴侍中史丹擁右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