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清雍正帝為何寧用貪官也不用無能清官?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被康熙皇帝誣陷 這個清朝忠臣與吳三桂並列遺臭萬年
腐敗問題是古往今來都令最高同志者們為之頭痛的事,“鐵血”反腐皇帝朱元璋什麼招都使出來瞭,反而越反腐越腐敗。到康熙皇帝時吸取之前的種種教訓,政尚寬仁,采取培養清官、樹立榜樣的做法,但雍正一繼位,清官問題又完全轉瞭向,盧華為先生在《金融觀察》著文說:“他(雍正)處處與乃父背道而馳”,深信“貪官之弊易除,清官之弊難除”,這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雍正帝寧用貪官也不用無能的清官呢?
有人認為清代多貪官緣自俸祿過低,其實這隻看到瞭問題的一面。雍正養廉並沒有能夠解決這一問題,而沒有養廉的康熙朝恰恰清官不少,說明官員的道德人品和社會風氣也很重要,隻有將道德風氣的砥礪、導揚與合理的制度保證相結合,方能收到實效。
吏治腐敗問題是歷代封建王朝的痼疾,不僅令黎民百姓扼腕,也是最高統治者最為頭痛的問題。他們千方百計地加以防范,但結果卻是防不勝防。如明太祖朱元璋立重典、動嚴刑,甚至屢興大獄,采取酷烈的手段,亦未能根治腐敗。
到清代,精於治道的康熙政尚寬仁,采取瞭頗為不同的做法。他認為加強糾察、懲處貪官隻是消極的防堵措施,而明智的做法是培養清官。在康熙的取士標準裡,“節操清廉,最為緊要”。他重視對臣下道德品行的考察,平時註意通過秘折等渠道瞭解各級官員的名聲好壞,還利用出巡等機會傾聽民間輿論。他第六次南巡時,一路訪察清官,並下令各地督撫舉薦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