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畫傢李唐《濠梁秋水圖》裡藏的故事
文章分類:南宋
(宋)李唐 《濠梁秋水圖》 宋朝畫傢李唐創作的《濠梁秋水圖》,又名《濠濮圖》卷,絹本,設色,縱24厘米,橫114.5厘米。曾經明代安國、項子京,清代宋葷、李鳳池、陳定等人鑒藏,並入藏清乾隆內府,後由溥儀將其盜運出宮,1949年後收藏於天津藝術博物館,現存於天津博物館。 此作品的故事取自《莊子·秋水篇》,表現的是莊子和惠子在濠河的橋上論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情景。數株茂密的大樹占據瞭畫卷最主要的部分。樹用夾葉法,淡赭設色,透露出濃濃秋意。大石用斧劈皴,勾勒勁健,結構謹嚴,蒼勁凌厲,頗見質感,以青綠罩染。畫面左側飛泉直瀉,落葉點點。李唐對秋水的刻畫尤見功力,並使山石的剛硬和水波的柔和形成鮮明對比。整個畫面顯示出一副濃鬱的深秋景象。在這樣一個環境裡面,莊子和惠子坐於岸邊,二人衣著古樸,衣紋簡練,卻頗見精神。一人面對觀者,一人側面作交談狀,與《采薇圖》中伯夷和叔齊的表現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李唐,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省孟縣)人,與"/liusongnian/">劉松年、馬遠、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傢”。其具體生卒年月已無考,約生於1050年。北宋亡後,他南奔臨安(今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