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三分天下的機會,為什麼韓信卻放棄瞭?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外戚幹政:沒有“克夫”太後王政君就沒東西漢之分嗎
執戟郎中韓信在項羽那得不到重用,於是就跳槽去瞭劉邦的部隊。經過蕭何力薦,劉邦破格提升韓信為大將軍,統帥三軍。於是,中國歷史上又一戰神級別的人物登上瞭舞臺。幫助劉邦平定北方復國諸侯,最後從北面南下,與東面的劉邦,南面的彭越一起,三股大軍將項羽合圍於垓下,楚軍覆滅,項羽烏江自刎。
漢高祖劉邦評價韓信“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然後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歷史的鐵律一再上演。劉邦奪得天下登上皇位後,先是奪掉瞭韓信的兵權,貶為淮陰侯。而後在漢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被呂後誘殺於長樂宮。
臨死前,韓信感慨地說瞭這麼一句悔之晚矣的話:“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如果韓信知道有這麼一天,蒯通之謀定成真,楚漢相爭的歷史大格局將變成楚、漢、齊(韓信被封為齊王)三國相爭,三分天下。“三國時代”將提前400年上演。
蒯通的三分天下之計
當時,韓信攻克齊地,被劉邦封為齊王。而楚漢雙方勢均力敵,戰爭處於膠著狀態。韓信的態度直接決定著楚漢相爭的走向與結局。
蒯通作為韓信的謀士,上來就給韓信戴瞭個高帽子。說觀君之面,不過封侯,而觀君之背,貴不可言。這都是策士的老套路瞭,欲引起對方的註意。韓信一聽,確實來瞭興趣。蒯通便闡述瞭自己的三分天下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