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諸侯對董卓之戰,雙方戰略戰術有何特點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呂佈:三國中最受女人喜愛的一名猛將
原標題:關東諸侯對董卓之戰,雙方戰略戰術有何特點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前面幾篇已將關東諸侯討董之戰的過程做瞭一個介紹,本篇敘說雙方的戰略戰術特點,明天將是最後一篇,介紹這場戰爭背後所隱藏的秘密。
關東聯軍征討董卓之戰,從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開始,至次年三月,為時一年零三個月。戰爭的規模波及青州、冀州、豫州、直隸、關中、兗州、豫州等地區,雙方參戰人數近二十萬人,是漢末時期第一場大規模戰役。但是戰爭的進程卻與規模不成正比。除瞭寥寥可數的幾次戰鬥之外,雙方真正爆發激戰的次數很少,實際交戰時間並不長。戰爭的最後結果其實是打瞭個平手。那麼,雙方在戰略、戰術上有何得失呢?
作為董卓而言,在這場戰爭中的戰略性有得有失。當關東聯軍佈局完畢之後,董卓的戰略是比較成功的,以逸待勞,逐個擊破。在戰術的使用上,董卓采取的是以部分兵力留守洛陽,派出強大的涼州鐵騎進行快速機動作戰的方式,集中突擊關東聯軍其中的一線,迫使關東聯軍的北線和東線崩潰。但是由於內部的矛盾,董卓在南線與孫堅的戰事中離奇失利,洛陽成為孫堅的攻擊目標。面對孫堅的攻勢,董卓的失敗並不是必然的。此時他已經完成瞭獻帝西遷長安,將主要的精力放在瞭長安而不是洛陽,這也導致瞭洛陽之戰失敗。董卓被迫將主力向長安一線轉移,逐漸失去瞭對中原形勢的控制力。從這個意義上說,董卓不是獲益者。僅僅兩年光景,董卓就在自己認為苦心經營的長安遭到王允及呂佈的暗算,死於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