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軍遠征:隋煬帝楊廣三征高句麗慘敗而亡國
文章分類:隋朝
你也會想看的:玄武門事件後, 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妻子兒女下場如何?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陜西華陰),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於大興,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對後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動戰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瞭隋朝的覆亡。
公元611年,隋煬帝發動瞭遠征高麗的戰爭。此前雖然他的老子也曾征討過高麗,但慘敗而歸。隋煬帝決心吸取父親後勤補給不足的教訓,親自動員全國上下做出征前的準備工作。從全國一百九十個郡征集瞭大量糧食和武器,五萬輛運送物資的車排滿瞭道路。大運河中塞滿瞭幾萬隻船,幾乎到瞭船首接連船尾,連水面都看不見的程度。大批征戰人員與物資都集中到遠征的根據地——位於大運河北端的話郡。
隻可惜如此壯大的場面,卻是建立在老百姓的血淚之上的。為瞭征收到足夠多的軍糧,強行收刮農民的口糧,此時在黃河沿岸與中國南方,頻頻發生天災,官員又貪污腐化,致百姓的生死於不顧。而隋煬帝卻把大量物質和錢財都規劃到對高麗的戰爭中。在軍隊內部也沒有勝利的把握,厭戰情緒十分嚴重。這註定將是一場大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