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營心在漢”,不是徐庶,乃曹魏第一謀臣
文章分類:蜀漢
在我們的熟悉的三國故事之中,有這麼一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流傳甚廣。魏蜀吳這個三個陣營,相比有幾位人才站隊,是值得大傢爭議的。其中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位。

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這件事被藝術加工,“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被廣為流傳。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范被稱贊。
那麼“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真的就“一言不發”嗎?非也,徐庶好像還是獻瞭一策的:
“說軍中傳言西涼州韓遂、馬騰謀反,殺奔許都來。操大驚,急聚眾謀士商議曰:“吾引兵南征,心中所憂者,韓遂、馬騰耳。軍中謠言,雖未辨虛實,然不可不防。”不便信,又不得不信。言未畢,徐庶進曰:“庶蒙丞相收錄,恨無寸功報效。請得三千人馬,星夜往散關把住隘口;如有緊急,再行告報。”操喜曰:“若得元直去,吾無憂矣!散關之上,亦有軍兵,公統領之。目下撥三千馬步軍,命臧霸為先鋒,星夜前去,不可稽遲。”徐庶辭瞭曹操,與臧霸便行。此便是龐統救徐庶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