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鬥”劉禪被後人誤解千年 是仁德之君
文章分類:蜀漢
“扶不起的阿鬥”、“樂不思蜀”等成語典故,對三國蜀後主劉禪作瞭無情嘲弄。不過,在提交15日舉行的紀念劉備入蜀1800周年暨諸葛亮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中,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三國文化專傢羅開玉和謝輝所著《三國蜀後主劉禪新論》認為,從帝業上看,劉禪不失為中常之君;從帝品上看,劉禪是中國歷史上肚量大的、節儉的、真正愛民、寧願自己蒙怨,又確被後人誤解千年的仁德之君。
《三國蜀後主劉禪新論》作者認為,劉禪為帝41年,大體可分三階段:諸葛亮時期(223-234年),劉禪“以父事之”;蔣琬、費禕執政時期,無為而治時期(234-253年);帝權失控期(253-263年)。
作者認為,諸葛亮對劉禪評價較高,如贊其“知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而在諸葛亮時期,劉禪對諸葛亮“以父事之”,始終如一,凡事謙讓,表現出大氣的特點。劉禪對諸葛亮大小權獨攬的代政方式,雖有不滿,但以大局為重,始終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