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最後是怎麼死的?李密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當皇帝的夢想而努力
隋朝末年,農民起義不斷,天下大亂。隋唐英雄李密,正是當時瓦崗寨軍民的首領,也想要在當時戰亂的情況下,謀得自己的一片天地。那麼,李密是什麼樣的人,他經歷瞭什麼?他是怎麼死的?隋唐英雄李密簡介姓名:李密字:玄邃,法主朝代:隋唐民族:漢族出生地:長安祖籍:遼東襄平父親:隋柱國、蒲山郡公出生日期:582年逝世日期:619年1月20日葬處:黎陽山西南五裡處職業:魏公年號:永平主要成就:壯大瓦崗寨,建立西魏政權;屢破隋軍,大敗宇文化及
李密爭奪江山的經歷:李密的曾祖及祖父為北朝顯貴,父親是隋柱國、蒲山郡公。李密承襲父爵,為侍從官。大業初年,李密稱病自免官,閉戶讀書。李密為官宦世傢,曾在朝廷任親衛大都督一職。後對隋朝廷不滿,於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參與楊玄感起兵反隋。他曾向楊玄感獻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襲據涿郡,扼臨榆關,使隋軍潰散關外;中策是攻占長安,占據關中和隋煬帝對抗;下策是攻打洛陽。楊玄感恰恰采取瞭必敗的下策,攻打洛陽。失敗後李密被監禁,不久在押送途中逃脫。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翟讓在東郡(今河南滑縣東)發動農民起義,因以韋城瓦崗寨(滑縣南)為根據地,故稱瓦崗軍。李密投奔於翟讓軍中,向翟讓進獻“攻取滎陽,爭雄天下”之策。在李密的全力幫助下,翟讓很快實現瞭奪取滎陽的目標,李密也因此深得翟讓的賞識和重用,他的實力和威望在起義軍中大增。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春,李密率精兵七千,攻取興洛倉(即洛口倉,因地處洛水入黃河之口而得名),占據倉城,打開糧倉,賑濟災民,百姓紛紛歸附義軍,李密的隊伍很快壯大,並多次打敗隋軍,步步逼近東都洛陽。不久,在洛口倉城建立瞭政權。由於眾望所歸,李密被翟讓和眾將領擁戴為主,稱“魏公”,年號“永平”。接著,李密率兵攻克鞏縣(今鞏義市境),輕取回洛倉(在隋唐洛陽城北七裡),兵臨洛陽城,雙方戰於東都郊外。在此期間,李密大量起用隋朝的降官降將,並殺害瞭翟讓,從而取得瞭瓦崗軍的絕對領導權,然瓦崗軍的軍事實力也因此受到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