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司馬昭?司馬昭為何敢如此大膽某朝篡位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蓮悅:“閉嘴”的阮籍和“避世”的嵇康
原標題:如何評價司馬昭?司馬昭為何敢如此大膽某朝篡位
司馬昭盡管在歷史上背負瞭權臣的名聲,但是在客觀實際中,司馬昭的所作所為還是在歷史上起瞭進步的作用,他是三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傢。在東關戰役中,就軍事指揮特點看,諸葛誕與司馬昭以前經歷的主要戰役中表現出的軍事才能相比,明顯不是一個水平,同這次戰爭後司馬昭在平定關中,征服靈州,平定叛亂,招撫北方蒙古高原少數民族,以及在淮南戰役中的出色表現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在曹爽伐蜀戰役中,司馬昭就對夏侯玄提出險地應該謹慎、不可久留,並且判斷出瞭敵軍會搶占各險要防禦。
在應對敵軍偷襲其營寨的時候,司馬昭也能沉著應對,不慌不忙。如果他在東關指揮抗擊偷襲,魏軍在遭到偷襲後不會出現那樣損失巨大的混亂。就戰術特點看,諸葛誕把主力七萬人分成三部分也是不妥當的,分別攻打和駐守長堤和二城,也導致瞭兵力的分散,甚至在敵軍四萬的攻擊下,長堤上分散成一條長線的部隊無力形成有力的戰鬥隊形,很快被擊潰,爭相撤退,擁擠在浮橋上,成為敵軍攻擊的目標,攻打二城的魏軍也沒能調動出擊援助和掩護長堤上部隊的撤退,這也比司馬昭的指揮差,在關中司馬昭能主動制造出要出駱谷的姿態,迫使敵軍回援後方,司馬昭是善於主動配合友鄰部隊作戰的,如果他在前線指揮,也能有效調動部隊相互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