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卓馬VS筱山紀信:寫真“決鬥”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秦始皇獨創,一直延續到現在,孰優孰劣一看便知?
在每章同樣的關鍵詞下,一人用影像,一人用語言,以決鬥的姿態試圖直逼攝影的本質,將其撕碎、拆解最後再縫合。如果要談論攝影,這樣的方式,最直觀也最危險,最激烈也最徹底。

中平卓馬左)與筱山紀信右)
1976年對於日本戰後攝影來說,是將開花結果的1970年代在現實的時間線上分隔開來的一年。經過激烈纏鬥的1960年代,代表日本戰後攝影的攝影師占穩瞭各自的山頭,第二梯隊則在蓄勢待發、伺機而動。
正是在這一年,權威攝影雜志《朝日新聞》將當時因為《大激寫·135個女人》而影響力正盛的筱山紀信,和以評論集《為何是植物圖鑒》征服攝影界又一把火燒毀所有作品的傳奇攝影師中平卓馬撮合在一起,促成瞭針鋒相對的連載項目——《決鬥寫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