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比諸葛亮智商還高?曹操看他不爽!最後慘死!
文章分類:曹魏
文:顏永章,公共管理碩士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禰衡是東漢末年的一個純文人,無官無職。如算是有官職的話,無非是曹操臨時賞瞭個“鼓吏”給禰衡。這裡的吏,指舊時代的大小官員,尤指地方官府中辦理文書的人,相當現在的小公職人員。吏與官常被世人誤以為是一回事,這樣才有官吏一詞。
但官與吏,是有區別的。有常被認為隻是官職大小的區分,這都是世人的誤解。
區分清楚官和吏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則。兩者有以下這幾方面不同:
一是身份不同。
官是入流九品以內),有品級,為統治者服務的;而吏是不入流九品以外),沒品級,是為官服務。
二是工作性質不同。
官的職責是按照自己意志,制定施政理念發號施令,治理轄區,如同“一朝把權握,便將令來行”;而吏的任務,僅僅隻是出賣知識為出錢請自己的官服務。
三是歸宿不同。
官與吏的最終歸宿可用“官流吏留”來形容。什麼意思?官有一定任期,或是三年一任或是兩年一任,各朝代任期也有所不同。而吏則不然,為“吏則土著世守”。簡單說,官是外來的,吏是本地的。有的地方,還會出現子承父業,世代為吏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