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酒量如何?李白、劉伶、武松誰酒量高
文章分類:西晉
你也會想看的:竹林七賢向秀介紹 關於向秀的小故事
核心提示:從唐朝到元朝,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中國一直采用人工發酵的方式釀造低度酒,即米酒和葡萄酒。就米酒而言,根據提煉工藝的差異,又分為清酒和濁酒兩種。當時的米酒類似於今天的醪糟,酒精度數較低。
古人喝的是什麼酒?
從古至今,酒是中國飲食文化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酒在古代有許多別稱,如杜康、釣詩鉤、忘憂物、金波、壺觴等,每個都很形象、很好聽。古人曾經留下無數關於飲酒的詩詞,如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傢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既是詩仙,又是酒仙,他自己也宣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金樽清酒鬥十千”。他每日必飲,每飲必醉,醉時詩興大發,長吟不輟,出口成章,這正是酒壯詩膽,詩助酒興,詩酒相長。

李白畫像
那麼,李白喝的酒跟現在的白酒一樣嗎?比較而言,後世的白酒按照釀造技術來說是蒸餾酒,酒精度數遠遠超過唐朝的酒。關於中國白酒產生的時間,主要有三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