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八大山人——盛年八大山人畫的魚為什麼看上去像竽頭?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茅海建:“張之洞檔案”與戊戌變法
文 / 姚亞平
《雜畫冊》之三《魚》
十開 紙本墨筆縱30.2厘米 橫30.2厘米
日本金岡酉三藏
這幅畫作於1683 年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八大時年58歲。畫的名稱叫“魚”,但看上去,像魚,又像芋頭。
禪林生活是八大生涯中的重要階段,禪宗觀念是八大思想的重要特色,禪意、禪味、禪思、禪趣也是八大藝術作品包括畫、字、詩)的重要魅力,所以,禪是分析、理解、把握八大的藝術作品的一個切入口。
然而,如果說,前面的一些作品還能從禪宗的意味去把握的話,那麼,這兩幅畫就特別怪,芋頭像魚,魚像芋頭,用禪宗的思想來分析就有一些難度啦。在此事物和彼事物的關系問題上,莊子《齊物論》抹去事物之間的差別,認為此即彼。禪宗亦有所謂沒有分別和互為轉化的說法。強調即心即佛,心法不二。主觀與客觀之間,此與彼之間,沒有區別,也不用區別。
在現象與本質的問題上,禪宗有所謂實相無相的說法。這是禪宗立宗理論的基石,《五燈會元》卷一:“世尊)說法住世四十九年,後告弟子摩訶迦葉:‘吾以清凈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汝當護持。’”實相無相思想本大乘佛學,大乘佛學重在探求諸法之後的真實,它稱為“實相”。實相作為萬法之後真實不虛之體相,是萬法的意義之所在。對世界“實相”的關註,對生活意義的呈現,是八大長期浸潤於佛學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