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鬥有風險:一份關於呂雉殺人的心理學采訪分析報告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功臣韓信在楚漢戰爭中的主要功績
文/月望東山
有些女人,她天生就無法感知到愛情之美。比如呂雉,仿佛血雨腥風的政治生活,使她麻木瞭內心對愛情的向往和渴望。
其實,如果要理解呂雉為什麼把一個癡情絕望的劉恢罵成一個神經病,我們還必須深入她的靈魂,和她進行一場隱密的心靈對話。
在此,我不得不穿越千年的煙雨蒙蒙,提著話筒走進漢朝的長樂宮,獨傢采訪呂雉。還好,呂雉對一切與權力無爭的人都是客氣的。於是,我們的采訪就從她的功績談起。
月望東山:呂後您好,恕我直言,自從您專權以來,濫殺無辜,排斥異己。請問,作為一個女政治傢,您有沒有考慮過千年以後的人對您的評價。
呂雉:地球人都知道,不流血的政治未必是好的;流血的政治未必就是壞的。如果你站在我的角度就可知道,如果我不殺人,別人會殺我。寧可我錯殺別人,也不可別人傷害我半根毫毛。政治動物從來就不是什麼高尚的東西。你作為接受過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現代人,應該深刻明白這一點。這就叫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當然,我並非是一個完全好殺嗜血的動物。你在《那時漢朝》裡把我描寫成一個狠毒變態的女人,這是一種很不負責的行為。一葉障目,隻見樹木,不見森林;隻見水滴,不見海洋。你應該學學人傢《萬歷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從宏觀角度考證我的存在價值,而不是像狗仔隊整天就抓住我和審食其的緋聞和殺人的把柄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