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隋煬帝的滅亡
文章分類:隋朝
你也會想看的:揭秘隋煬帝楊廣如何從雄主淪為暴君
隋煬帝即位以來,為瞭滿足無窮的欲壑,大興土木,廣事征調,到處巡遊,揮霍浪費,以致“天下死於役而傢傷於財”。又加連年發動對高麗的戰爭,進一步加重瞭人民的痛苦。山東、河北一帶為出兵高麗的基地,兵役、力役最為嚴重。大業七年,鄒平縣民王薄首先起義於長白山今山東鄒平南),作《毋向遼東浪死歌》,反對用兵高麗。於是義軍蜂起,劉霸道起於平原豆子■今山東商河、惠民境),孫安祖、竇建德起於高雞泊今河北故城西),鄃縣今山東夏津)人張金稱、蓨縣今河北景縣)人高士達亦各在境內起義。隋煬帝一開始就用嚴刑酷法鎮壓人民的反抗怒火。下令為盜者隨獲隨殺,甚至抄沒全傢。樊子蓋鎮壓汾、晉間起義軍時,大肆燒殺;王世充鎮壓劉元進領導的起義軍時,一次坑殺三萬人。但是屠殺隻能激起人民更大的憤怒,起義隊伍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大。大業十二年,隋煬帝不顧廷臣的勸諫,第三次南巡江都。他寫詩留別宮人說:“我夢江都好,征遼亦偶然。”面對土崩瓦解的形勢,他卻說得如此輕松!他在江都一年多的時間裡,生活更加荒淫。自知末日快到,對蕭後說:“外間大有人圖儂,然儂不失為長城公陳後主),卿不失為沈後陳後主妻),且共樂飲耳!”又對鏡對蕭後說:“好頭頸,誰當斫之!”蕭後驚問其故,他笑道:“貴賤苦樂,更迭為之,亦復何傷!”這些話表現出他在農民起義的壓力下,狼狽不堪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