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寢忘食:北宋文人蘇洵的傢風故事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開封博物館裡的“開封府尹名單”裡,為何沒有包拯?
廢寢忘食這個成語來自《顏氏傢訓》,這是一本在傢風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著作,不過其中廢寢忘食所指的人物梁元帝,卻並不值得後世頌揚。此君確實好學,但屬於書呆子式的好學,而且從他為瞭爭奪帝位不惜手足相殘、用盡權謀來看,他根本就沒有讀懂書中所載智慧。他的“廢寢忘食”,其實是一種帝王的花架子,毫無益處,不講也罷。
這裡要講的人物,名為蘇洵,那才是一位以廢寢忘食之精神,踏實鉆研學問,以求報效國傢,並形成好學傢風,培養出瞭蘇軾、蘇轍兩位大文豪的先賢楷模。
蘇洵活動於北宋初年,乃四川眉山人氏,其族在當地也算是大族,但族風歷來低調穩重,族人多以經商為業,讀書人不多。但四川當時學術頗為發達,雖然蘇傢好學之風尚未興起,蘇傢的鄰居之中,卻不乏詩書之聲,這在無形之中便造成瞭一種好學的外在環境。
可是蘇傢的內在環境一直不怎麼好學,如蘇洵的父親蘇序,就一直對讀書不感興趣。這種習氣也傳到瞭蘇洵身上,他的少年時期不是在苦讀中度過,而是忙於遊蕩玩樂。父親蘇序本身就不好學,更懶得管兒子學不學,反正傢底殷實,養活幾張嘴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