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劉說:馬謖用韓信的計策為何失敗
文章分類:蜀漢
你也會想看的:多年後,張飛之孫追隨諸葛亮之子,皆為蜀國戰死
“背水一戰”和“失街亭”是史上很有名的兩個戰例,前者勝,成就瞭軍事史上的神話;後者敗,又成為“紙上談兵”的一個活註解。怎麼會這樣?
兩者在戰術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將自己的軍隊置於絕地和死地,然後以期取勝。公元前204年,韓信在井陘口背水設兵,大勝趙兵,活捉趙王。他解釋瞭自己的戰術意圖:“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不放在絕境上,大傢就不會為自己的生存而奮力作戰。
馬謖在街亭,違背諸葛亮的軍令,舍棄水源,上山駐紮,卻不據守戰略要道上的城池。《三國演義》上說他此舉的目的是:“孫子雲:置之死地而後生。”馬謖在死地駐軍,似乎出於和韓信一樣的動機:制造團隊的危機感,然後激發戰鬥意志。但為什麼沒有出現大傢為求生而拼死作戰的局面呢?為什麼最終還被張頜截斷取水路徑,大敗虧輸,將士們潰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