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當初不能都關中?先入關中者為王的騙局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王者田橫之死:寧死不見劉邦,隻肯提供這一顆頭顱
項羽入關中後不久就東歸彭城,還曾言:“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於是項羽不王關中而都彭城一直被視為目光短淺、政治幼稚的表現,也被看作是項羽最終失去天下的一個重大原因。韓信也曾說項羽棄咸陽而都彭城為項羽的一大失策,此行為更被韓生譏笑為楚人“沐猴而冠"。然細分析當時情況,即便項羽欲王關中,也如坐針氈,不得安穩。
欲王關中地,必先得秦人心。然項羽在巨鹿之戰後不久即坑殺瞭二十餘萬秦降卒,此二十餘萬降卒皆為關中秦人之兄弟子侄,幾乎每個秦人傢庭都有親人被坑殺。試想秦人對章邯等三降將都欲生啖其肉,對項羽的仇恨更可想而知。如果這二十餘萬秦兵是戰死沙場那仇恨之心也能稍解,也較能被理解與接受,而坑降那種帶來的仇恨是最為刻骨、最為切齒與憤懣、最不會被遺忘與接受的。所以坑殺秦降卒就在實際上就斷絕瞭項羽王關中之路。
然項羽當初為何要坑殺秦降卒呢?自絕王關中之路呢?當初章邯派人向項羽商談投降事宜。按項羽的那種復仇性格,肯定是想在戰場上徹底消滅這支秦軍的,奈何因糧少破釜沉舟隻帶瞭三天口糧)為眾人所勸才不得不接受秦降。項羽是貴族出身,極為重視信譽,即便其對秦軍懷有刻骨之恨,但受降之初也沒打算要坑殺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