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之死根本不是由於街亭戰敗,而是另有原因
文章分類:蜀漢
解讀:《失空斬》講述的是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的戲曲,戲曲中馬謖因佈置不當而遭遇滑鐵盧,使得街亭據點被司馬懿突破,司馬懿突破街亭據點後,圍困諸葛亮在西城。諸葛亮使出空城計巧妙嚇退敵軍,在率領大軍返回漢中後,不顧眾人的反對,毅然決然的斬殺瞭馬謖。很多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空城計、司馬懿是小說傢之言,馬謖戰敗被殺是史書上的的確確被記載下來的。而街亭之戰前後,關於馬謖充滿瞭各種疑問。首先,諸葛亮為什麼不顧劉備的告誡對馬謖予以重任?其次,諸葛亮為什麼不選擇久經戰場的魏延、吳壹,偏偏選擇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另外,馬謖違背諸葛亮安排的初衷是什麼?最後,史書記載瞭馬謖的三種結局,馬謖的結局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人物生平
馬謖,字幼常,荊州襄陽人,隨劉備入蜀後,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因為“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他受到諸葛亮的喜愛、器重。但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說,馬謖其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還需要對他細細考察。諸葛亮聽聞劉備的遺言後,通宵達旦和馬謖討論軍國大計,由於馬謖分析問題見解獨到,諸葛亮便對他放下心來。在諸葛亮南征時,馬謖又獻上攻心計,為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