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為何說唐德宗李適是中國史上腐敗的鼻祖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影視劇中十大版本的武則天,你最喜歡哪一個?
什麼是腐敗?現代詞條對腐敗是這樣定義的:“腐敗在廣義上說是行為主體為其特殊利益而濫用職權或偏離公共職責的權利變異現象,從狹義上說泛指國傢公職人員為其特殊利益而濫用權力的權利蛻變現象”。
腐敗並不新鮮,隻是不同時代腐敗的特點和存在的程度不同而已,如果說誰是中國歷史上腐敗的鼻祖,應當屬於夏啟,他廢除瞭禪讓制度,把位子傳給瞭他的兒子,開創瞭歷史上腐敗的先河,從此,中國社會的腐敗問題就開始出現瞭。而唐德宗李適縱容支持腐敗那就更令人咋舌瞭。
網絡配圖
唐德宗李適,唐朝第九位皇帝,謚號為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幹政,頗有一番中興氣象。但涇原兵變後,文官武將的相繼失節與宦官集團的忠心護駕所形成的強烈反差使德宗放棄瞭以往的觀念。在執政後期,德宗委任宦官為禁軍統帥,在全國范圍內增收稅間架、茶葉等雜稅,導致百姓怨聲載道。
德宗對宦官態度的轉變,使宦官由刑餘之人而口含天憲,成為德宗以後政治中樞當中重要的力量。像他的兒子順宗、孫子憲宗以及後來的敬宗、文宗等都是死於宦官之手。史學傢往往把宦官專權稱為唐晚期政治腐敗和黑暗的表現之一,腐敗之風的蔓延與一發不可收拾,與德宗對宦官態度的改變有直接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