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力回天:甲午前後的張之洞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這個城市,被譽為“湘中明珠”
馬關條約簽定後,張之洞痛斥李鴻章妥協賣國,竟而要求清廷對其“明正典刑,以謝天下”。對此,李鴻章暫隱忍不發。庚子年後,張之洞再次對李鴻章的議和大加指斥,後者遂回敬稱:“香濤做官數十年,猶是書生之見也。”謂其不諳大局。
張之洞資料圖)
甲午戰敗後,李鴻章赴日談判而處處受挫,心急如焚的張之洞為此“三次電奏,力阻和議”,並主張與日本徹底決裂,重新再戰。馬關條約簽定後,張之洞痛斥李鴻章妥協賣國,竟而要求清廷對其“明正典刑,以謝天下”。對此,李鴻章暫隱忍不發。庚子年後,張之洞再次對李鴻章的議和大加指斥,後者遂回敬稱:“香濤做官數十年,猶是書生之見也。”謂其不諳大局。張之洞聽後勃然大怒,隨後回電譏諷:“少荃議和兩三次,乃以前輩自居乎?”時人目為天然對偶。
積極備戰,支援前方
同為少年得志,但與早年馳騁疆場的李鴻章相比,後起者張之洞走得更平更順。從其幼年開始,張之洞即顯示出與眾不同的稟賦,其博聞多識,文才出眾,14歲中秀才,16歲又在順天府鄉試中一舉奪得“解元”即舉人第一名),天資之高,可想而知。同治二年1863年)會試中,慈禧太後欽點其為探花郎,一時聲名鵲起,並進而成為清流黨中的中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