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會不會說漢語?
文章分類:元朝
“朕,不識字粗人”——元世祖漢語言能力小考
本文未寫完,手滑不小心把草稿發出去瞭...........僅有緒論,萬分抱歉

- 馬上的忽必烈汗——內蒙古正藍旗人民政府南廣場中央銅像
“忽必烈會不會說漢語”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很少有什麼小話題能讓歷代蒙-元史研究者產生如此明確的分歧。認為忽必烈不會漢語的學者包括較早的研究者吉川幸次郎、傅海波與中國現代專傢中的周良宵、李治安、羅賢佑、張帆等,而陳得芝、蕭啟慶等元史學者則認為世祖至少粗通漢語。而筆者以為,世祖實際的漢語言能力應在“粗通”之上。
不通漢語說大概濫觴於清人趙翼,趙翼以“是凡進呈文字必皆譯以國書”得出結論“可知諸帝皆不習漢文也.......”《廿四史札記》卷三十元諸帝多不習漢文[1])此條屢被後世持類似意見者轉引,不過三半老人的原意應該隻是認為元諸帝大多是“不識漢字”的文盲,結合元諸帝大多受過正規書院教育並工於書法的史實來看,趙翼的"多不習漢文"說並不正確,趙翼其實也並未明示元帝“不會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