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臣趙爾豐,保路運動遭免職,辛亥革命被殺,民間稱為趙屠戶
文章分類:清朝
提起晚清的改革傢,不能不提到四川總督趙爾豐。他雖然對地方改革做出重要貢獻,但尤其釀成的血案,血流成河,他又被稱為趙屠戶。若不是保路運動、辛亥革命的發生,或許是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
歷史,不規矩。正是源於它的復雜性。
趙爾豐1845年-1911年),字季和,祖籍襄平今遼寧省遼陽市),清漢軍正藍旗人。以山西知縣累保道員,權永寧道,調建昌,旋充川滇邊務大臣,改駐藏大臣。宣統三年,署四川總督,鎮壓保路運動。武昌起義後,被迫讓政權於大漢四川軍政府,仍據總督署企圖反攻,遂為都督尹昌衡所殺。趙爾豐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
1、平定西康地方土司叛亂
1903年錫良調任四川總督,趙又隨之入川,先後任永寧道、建昌道。
1905年5月,時任清駐藏大臣的鳳全在巴塘遇害,趙爾豐被調任建昌道,並受命招募兵勇,平定地方土司的叛亂,這也是其參與和川邊藏區相關的事務的開始。當時,由於清政府和駐藏官員對藏區事務的處理不力,致使原本反英的西藏高層統治者轉而成為親英勢力,而得到英國支持的西藏地方軍隊也經常在西康和川邊地方制造軍事沖突。根據這一情況,清政府制定瞭在川邊實行改革藏政和改土歸流的政策,意圖穩定川邊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