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有紀曉嵐這個人?那真實的紀曉嵐又是什麼樣子呢?
文章分類:清朝
紀昀1724.7.26-1805.3.14),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傢、文學傢,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禦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於考證訓詁。任官50餘年,年輕時才華橫溢、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他的詩文,經後人搜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
嘉慶十年公元1805)二月,紀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禦賜碑文),故卒後謚號文達,鄉裡世稱文達公。
清人紀曉嵐,是孔子贊譽的那種“敏而好學”的文學傢。他生於清雍正二年,出身書香門第,少年時譽為“神童”,21歲中秀才,24歲考中解元,31歲以二甲第四名進士入仕,先在翰林院為庶吉士,後晉升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在乾隆時恩寵倍加,受命為《四庫全書》總纂官,十三年中披星戴月編書,終於編成經、史、子、集四部,紀曉嵐還親自寫瞭《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庫全書》是一部研究中國文史的重要工具書。紀曉嵐也由內閣學士升遷禮部尚書。他一生中五次出掌都察院。紀曉嵐80歲時,還拜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銜,兼國子監事。紀曉嵐82歲卒於嘉慶十年,嘉慶皇帝禦賜碑文:“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