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對辛亥革命無實際貢獻?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見習記者魏香鏡辛均慶實習生劉竹溪
從鄉下務農到海外留學,從行醫救人到發動革命,從革命黨人到臨時大總統,從創建興中會到建立國民黨,孫中山五十九年的生命經歷跌宕起伏,是他“敢為天下先”的性格所決定,也是面對內外交困的國傢環境所作出的選擇。
怎樣改變這個積貧積弱、備受列強欺凌的舊世界,在古老的國度實現“民族、民權、民生”理想?孫中山及其戰友一直在通過大無畏的流血方式付諸實踐。他曾說,“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便是”。為瞭創建一個大同世界、獨立國傢,為瞭使“全國之人,無一貧者,同享安樂之幸福”,他革命的一生,包括創建同盟會、建立臨時政府、護法運動、聯俄聯共等,都是為瞭實現這些理想而進行的大膽嘗試。
跨越百年之後,當下出現瞭一種現象:有些正在享受安穩生活的人,或揶揄孫中山的“天下為公”太過理想主義,或懷疑他參與革命的行動能力,或質疑他在整個近現代史上的歷史地位。然而,更多的主流依然是對孫中山及其他辛亥先烈的革命行動給予尊敬。這種敬意存在於官方語境之中,也存在於普羅大眾的紀念活動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