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背鍋俠趙括,是否真能改變戰局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閑情讀《莊子》
作為戰國七雄之一的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國勢如日中天,開始不斷向外擴張。與秦國相鄰的韓國是倒瞭血黴瞭,秦國一個不順眼對著韓國就是一頓胖揍,之後乖乖交出上黨郡,可韓國的上黨太守馮亭是個不安分的人,不願獻地入秦,而是禍水東引,獻上黨之地於趙。白給的地盤自然是不要白不要,趙王派趙勝前往接受上黨,欣然將上黨郡並入自己的版圖。如此一來,秦國豈不給趙國做瞭嫁衣?那是萬萬不能接受的,捋袖子就要和趙國幹架。趙國自然也得迎戰,要是剛收的小弟就被人欺負,以後誰還會跟著自己混。
趙國雖然經過瞭胡服騎射,軍事能力得到瞭一定的提升,但面對秦國的虎狼之師,還是處於下風的。所以秦趙對抗中,趙國一開始就沒打算打,自然而然處於下風。在戰役前期,戰爭不利,老將廉頗隻能秉持堅守戰略,抱著僥幸心理,不和秦軍硬拼,隻是盡量拖延,打消耗戰,利用有利地形消耗秦軍,迫使長途跋涉的秦軍退軍,無奈秦軍是來要東西的要不到怎麼肯回去。兩支軍隊隻好就這麼耗著,誰也不打誰,可惜廉頗錯判瞭形勢,也低估瞭秦軍的決心,秦軍是吃瞭秤砣鐵瞭心,一幹就是14個月。重兵雲集,還是這麼久,對糧草的需求自然十分巨大。秦軍糧草船載以進,不耗人力牛馬,大量向前線輸送糧草,趙國卻是陸路運輸,一路上人吃馬嚼的,所需求的糧草就更多。時間一長,物資趙國再也供應不起,後方也因大量勞動力參軍而陷入生產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