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為後繼之君留下的兩大隱患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揭秘漢成帝與寵妃趙合德之間存在愛情嗎?
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於長樂宮,享年六十二歲。葬於長陵,謚號高皇帝,廟號太祖。高祖駕崩之前,徹底鏟除瞭異姓諸侯王的隱患,並於公元前195年殺白馬為盟,訂下誓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可是,擺在漢朝後繼之君面前的何止異姓諸侯王這一外部隱患,劉氏皇族內部也存在隱患,且不止一個,最為突出的有呂後和代王劉恒。
一:呂後
盧綰曾言:現在不是劉姓而做王的,隻有我和長沙王吳芮瞭。去年春天朝廷族滅瞭淮陰侯韓信,夏天又誅殺瞭彭越,都出自呂後的計謀。現在皇帝有病,政事皆決於呂後。呂後專門想要找借口誅殺異姓諸王和大功臣。
曾有人向高祖進言:樊噲跟呂後串通一氣,想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劉邦早對呂後幹預朝政不滿,因此想除掉樊噲。
盧綰、向劉邦進言的臣子以及劉邦本人,都看到瞭呂後的強勢,張良、蕭何、陳平、周勃等老臣也清楚這一點。可是,劉邦在駕崩之前,沒有做出有效的措施,制約呂後。因此,導致呂後幹政,使劉氏皇族備受打擊,呂氏外戚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