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用李過之名聯明抗清 詐死隱退後統帥為李來亨
文章分類:清朝
永昌二年、順治二年1645)五月,李自成大順軍退居武昌,計劃與張獻忠聯盟抗清。來到武昌,一片空城,原計劃失敗。
此時,李自成考慮的是清兵入關,大敵當前,首要問題是怎樣保存大順軍實力。要想大順全軍不被覆滅,必須與南明政權實行聯明抗清路線,這是唯一途徑。否則,將走向滅亡。
要想聯明抗清,李自成是實行這一路線的最大障礙。因李自成推翻瞭明王朝,現在又聯合南明抗清,是抗清復明,還是抗清復順。於是,李自成必須隱退,或者死去,南明政權才會實行聯明抗清路線。
事實上,在清軍入關後,南明政權剛剛建立。史可法主政朝廷時,就提出主張,要借用清軍來消滅大順軍。可惜的是,弘光政權派出的談判使者,行至河北與清軍商談時,清軍根本就不認這個茬,堅持繼續南下收復江南。
李自成金蟬脫殼後,實施聯明抗清戰略的是李自成三弟、李錦、高立功、李來亨、郝耀旗等大順軍將領。至於在聯明抗清隊伍中出現的其它高級將領,隻是冒名頂替,張冠李戴,以便惑明軍和清軍。否則,幕阜山、五雷山、武陵山的大順軍就難以隱蔽。
王夫子《永歷實錄》卷七《何騰蛟傳》:“1645年夏,李自成被害,荊夔十三傢軍失去統一領導,為抗清復仇,主動請求明朝湖廣總督領導。經過商討,何騰蛟以總督地位住節長沙率領明軍官軍馬進忠、張先壁、黃朝宣以及農民軍劉體純、郝永忠郝搖旗)等,駐防在長沙湘陰一帶;堵胤錫率領農民軍高必正、李赤心所改編的忠貞營駐紮在湖廣常德、澧陵一帶,進攻荊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