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舍身出傢 ,最後卻被餓死的皇帝----梁武帝蕭衍
文章分類:梁
你也會想看的:專欄 | 古今傳統中國書畫名傢(七)南朝名傢張僧繇
梁武帝蕭衍畫像
相信大傢都 看過電視上的熱劇《瑯琊榜》,劇中的故事發生在南梁大通年間,故事裡的南梁皇帝被稱為”梁帝“,而他的原型正是南北朝時期梁朝政權的建立者梁武帝蕭衍。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是蘭陵蕭氏的世傢子弟,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傢世顯赫的蕭衍博學多才,對史學、經學研究頗深,著有大量的經史著作;他的詩文才華令人嘆服,與沈約、謝朓、范雲等七人並稱“竟陵八友”。此外,他在音樂繪畫、書法棋藝方面也有不凡的造詣。在軍事方面蕭衍善於用兵,並常常帶兵出征,在與北魏的多次戰爭中取得勝利,可以說是文武全才。
南齊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蕭衍稱帝之後,吸取瞭齊滅亡的教訓,自己很勤於政務,並且廣泛地納諫,聽取眾人意見,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並且重視對官吏的選拔任用,衣食也非常節儉。然而其疑心過重,猜疑功臣。正當他的皇帝地位已經鞏固,世道河清海晏之時,他卻開始篤信佛教,並且把信奉佛教作為國策,為瞭將佛教演變為教化萬民的信仰,梁武帝以身作則,親自受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