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末帝孫皓:從吳人眼中的好皇帝到史上著名暴君
吳國滅亡的因素很多。從大歷史的角度看,分久必合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普遍規律,強並弱、大吃小是常見現象。從經濟的角度看,當時中國的經濟重心尚在北方,吳國經濟實力不如晉國。從軍事的角度看,東吳對西晉的水軍優勢已經喪失,步騎更劣於北。從地理的角度看,吳國失去瞭長江上中遊,三大戰略防區已三去其二,賴以自保的長江天險洞開,已不足恃。從人才的角度看,西晉將帥之才輩出,東吳自陸抗死後卻人才乏繼。實際上,吳國的種種敗因幾乎都可以追究到一個人身上,即末帝孫皓。
孫皓圖註)
西晉名士陸機[1]在著名的《辯亡論》中指出,吳國至少有五大優勢,即有人力、有人才、有險要、有舟師、有經驗四州之氓非無眾也,大江之南非乏俊也,山川之險易守也,勁利之器易用也,先政之業易循也)。既然如此,東吳何以亡國?關鍵是“用之者失也”[2],也就是說孫皓不會有效利用己方優勢。《三國志》作者陳壽對吳國滅亡的原因就說得更直接瞭:“全國上下都離心離德,沒有肯為皇帝孫皓盡心盡力的。”上下離心,莫為皓盡力[3])
孫皓即位之初其實表現不錯,具有較強的憂患意識,能夠體恤百姓,開放官倉賑濟窮人,還遣散宮女,把他們嫁給沒有妻子的人,甚至把宮苑裡養的珍禽異獸也放歸山林。當時吳國上下都交口稱贊,說孫皓是一位明君發憂詔,恤士民,開倉廩,振貧乏,科出宮女以配無妻,禽獸擾於苑者皆放之。當時翕然稱為明主[4])。他要是及時死去,個人可免暴君惡名,東吳可避亡國慘禍。事實證明,孫皓的上述行為很可能是迫於時勢的權宜之計。當時,西蜀新亡,吳國面臨北方魏晉)的巨大壓力,加之孫皓初立,需要得到朝中大臣和廣大子民支持,所以表現得像一代明君。不料,魏晉)國滅蜀後很少主動進攻吳國,還表現出企求和平的姿態[5]。帝位鞏固之後的孫皓就開始松懈和麻痹,認為自己之前過於緊張,於是撕下瞭“明君”的假面具,暴露出暴虐昏庸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