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改革方案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說他是中國命令型計劃經濟之父
商鞅在中國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生前呼風喚雨,死後五馬分屍。他的改革方案讓秦國強大到足以兼並六國,同時他的改革埋下的隱患也讓秦國這個龐然大物瞬間崩塌。朱鎔基總理在看過關於他的話劇後潸然淚下,感慨改革之難。他的改革取得成功的核心到底是什麼?取得成功的同時埋下的隱患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幾個關鍵問題。
先來談談第一個問題,他的改革措施核心是什麼,為什麼能在短期內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我們要以時間為坐標看看他在秦國做過哪些大事。他的改革方案主要有四個方面:改革農制、改革軍制、加強王權和愚民政策。
廢井田,開阡陌,把秦國改造成一個完完全全的農業國。商鞅是個實實在在的“種田派”,在他看來治理國傢隻有兩件大事,即耕和戰。他在位期間通過一系列手段把秦國改造成瞭一個效率極高的大農場,他采用瞭什麼辦法呢?其實用簡單的一句話說白瞭就是,調動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堵塞人民從事其他職業的渠道。戰國初期,秦國有很大一部分土地屬於公田,農民在耕作完公田之後才能在自己那一小塊私田耕作,效率極低。商鞅上臺後加快瞭土地私有化的速度,他廢除瞭這種傳統的公田制度,鼓勵人民開荒耕作,甚至買賣土地,以此來加強農民的耕作熱情。後世的列寧、孫中山、毛主席也都曾經幹過這種土地革命的事情,不僅加強瞭農業的生產力,還獲得瞭底層農民的支持,而商鞅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他們的鼻祖。商鞅在位期間認為商業為國害,采取瞭一下幾種方法來殘酷打壓商業:稀缺資源國有化和嚴禁糧食買賣、對工商業采用重稅鎮壓、限制各地區人口流動。通過這三個手段堵塞住瞭人民從事其他事業的可能性,隻能一心一意的種田,這就是早期的計劃經濟的雛形,集中力量來辦好種田這件大事,人民變成瞭君主實現國傢目標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