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13個字,窮極書法變化!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謝萬北征:謝萬北征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王羲之《蘭亭序》馮摹本)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之蘭亭修“拔禊”之禮,舉行盛大的風雅。當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名士們飲酒賦詩,五十一歲的王羲之用蠶繭紙,鼠須筆,興樂而書,完成瞭“天下第一行書”《蘭亭詩序》,遒媚飄逸,縱橫變化,氣韻完美,雄秀之氣,出於天然。
當時王羲之已醉,下筆如有神助,醒後自己也感驚異,他日更書數十本,比原稿終莫能及。
《蘭亭序》中20多個“之”字,字字不同,每個字都有每個字的寫法,筆法千變萬化,令後人嘆為觀止。除瞭“之”字之外,在《蘭亭序》中,凡是重復出現的字沒有一個不變化的,這也反映瞭中國書法作品中筆法的豐富和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