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教"到"文教":張之洞與中國學術的近代轉折
《政教存續與文教轉型:近代學術史上的張之洞學人圈》,陸胤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第一版,56.00元
季劍青
談論中國近現代學術史,張之洞並不是一個特別引人矚目的人物,作為晚清重臣,張之洞更多地被定位為政治傢而非學者。然而,這種認識很大程度上基於我們對現代意義上的“學術”的理解,即把學術視為一種職業化的知識活動,但在中國古代傳統中,學術卻與政治、教化、倫理等有著內在的密不可分的聯系。學術從政教相維的傳統價值體系中脫離出來,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領域,正是晚清以降中國在西潮沖擊下現代化轉型的結果,而張之洞恰恰就處在這一轉變的關捩點上。陸胤的《政教存續與文教轉型——近代學術史上的張之洞學人圈》,以細密的史料解讀和高明的識斷,為我們揭示瞭張之洞在中國學術的近代轉折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政教”是一個傳統概念,它意味著中國古代特別是宋以後)政治不隻是一套以皇權為中心的統治技術,更寄寓著士大夫的價值理想。士大夫浸潤其中的儒學,既是其立身處世的道德準則,又是可對政治加以評判和規范的具有超越性的價值系統,同時也能夠轉化為現實事務中的具體功業,學、道、政、教至少在原則上通貫為一體。張之洞《勸學篇·序》雲,“竊惟古來世運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裡在學”,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然而在張之洞生活的時代,傳統的政教體系已經面臨著嚴峻的危機,其源頭至少可上溯到咸同年間。陸胤將張之洞主持的文教事業置於曾國藩以降地方督撫主導的改革運動的脈絡中,清晰地揭示瞭晚清名臣如何在應對西潮沖擊的過程中,不斷調適“政”與“學”之間的關系,在為現代意義上的學術與教育的發生導夫先路的同時,也呈現出傳統政教體系一步步趨向瓦解的困局。